分類
世界觀點 社會現象真誇張

別讓「沒有家教」毀了地球

現代新房子很多都有冷藏廚餘櫃跟分類回收箱,冷藏廚餘櫃讓居民可以收集廚餘,清潔公司會再拿去處理運用,這種設置很方便,但都需要居民把廚餘或垃圾做好分類。好,這個邏輯跟訴求再簡單不過了吧:

垃圾分類 → 分類後的垃圾能回收 → 目標達成

廚餘分類 → 廚餘能回收 → 目標達成

但是你可以發現,絕大多數的社區垃圾場裡面都有各種「異象」,我們說的不是什麼不小心掉進別的東西或沒稍微清洗瓶罐這類,而是比方「沒分類、亂分類、整包投入」這種現象,你就是會遇到有人整包綜合瓶罐不分類直接隨便丟到一個箱子,或一整袋廚餘連同「塑膠袋」丟入廚餘桶。這些現象的可能成因有:



1. 這個人無法做分類的動作。

但這種可能性極低,如果一個人都能買1~2千萬或2~3千萬的房子,他理應是有最起碼的行為能力跟分類能力,否則他應該連按電梯都很困難。

有人可能會問:「為什麼有房價歧視?」

其實不是的,只是說,再貴一點的房子可能就雇有非法傭人,傭人反而會做垃圾分類,而且貴一點的豪宅,管委會會「公告」住戶,請各家督促自己的傭人分類,所以不是房價歧視,而是貴的房子裡面多了一層清潔人員配置。

而3千萬內的房子多是自購或有錢父母買給自己成年小孩的,如果這些小孩沒有行為能力,他們的有錢父母應該會請全職看護照料而也不會讓他自己住了,所以,更有可能的原因是:

2. 他沒有家教。

這句話常被大家誤解成罵人用語,但其實只是說明這個人沒有從家庭裡學到某一項知識而已,不論是公德心、同理心、儀態、禮儀、法規,等等的。

所以沒有家教是指一個人「不知道」社會共識裡面有哪些項目,比方「禮讓行人」應該是台灣最罕見的一種家教,原因是我們的地窄人稠,多街多巷多車,所以從很久以前,我們的鄉鎮都市就已經習慣人車川流交錯,類似東南亞國家,你要自己尋找車陣中的空隙然後穿越馬路,那逆向行進、綠燈迴轉、搶黃燈及超越行人都只是基本功,直到有人發現:「咦!歐美的汽車居然會讓行人先過馬路?這是怎麼回事呢?」而漸漸開始有所謂的禮讓行人。

但問題是,台灣並沒有那麼普遍國際化,因此多數人不知道或不理解這個動作,就是說他不理解:「明明行人走斑馬線,離我還有1公尺以上的距離,我的轉彎技術絕對能搶在他前面且不會撞到他,那為什麼還要等他呢?」

對吧,尤其「餐飲外送」興起後還導致了可能是歷史上最大的一波行車違規潮流,外送員動不動就搶快、逆向、反走單行道等等,那就他們的理解來說,這「又沒傷害到旁人」且快速送達還得到了客人的「好評」,那為什麼要多花時間心力去繞路呢?

是的,各種「禮儀、儀態、規矩」都是互動行為精煉化後的產物,也就是都要你壓抑著本能才完成的。

比方吃飯理應是舒舒服服地放鬆吃,但是在高級餐廳裡面,就會要求你有一定的穿著,男生最起碼要一件西裝外套才能入場,如果你沒穿,店家會提供現成的借你,而如果接受這種禮儀的人呢?那他就會自己事先穿戴好,不論是西裝、宴會服、軍禮服,配上領帶、領結、勳章等等,這樣大家看起來就是整齊、俐落,因為這種裝扮就是設計讓人看起來有一定的文明度、文化感,即使穿戴起來脖子緊緊、身體卡卡,更別說還要坐姿端正、用正確姿勢拿刀叉湯匙慢慢吃,每個環節明明都超不「放鬆」啊!

但這卻構成了一種文明意識場景,也就是你知道自己是由這一整套成長經歷、家庭教育、民族文化的綜合產物,你知道當你做某個動作的時候,是因為「你學過」,同時也是因為你接受了「這個動作代表的文明意涵」,讓你能區別於「不會做」或「做不出來」的其他人。你心中有了自己的定位,同時,也在表現給其他人看你所在的教養位置。

所以當你看到別人沒有禮貌、沒有禮儀的時候,你感覺到最多的不是生氣,而是慶幸自己不是那樣的人,慶幸自己曾有機會聽爸媽教過或別人提點過,你知道自己不會被其他人用這種眼光看待。

那為什麼有人會沒有「家教」呢?

1. 爸媽沒有教

「爸媽沒有教」表示爸媽也不知道這些或根本不在乎,通常也表示爸媽的文明化程度有限,因為人在世界上生存或賺錢並不一定需要「良好或禮貌性的互動」,黑道打打殺殺也能賺錢,家族從事公家案綁標也能賺錢,男生到酒店鬧鬧女生也能談生意,因此這跟父母懂不懂禮儀禮貌無關,同時也導致一個影響,就是小孩會覺得:「你們其他人有我爸媽這麼罩嗎?我老爸可是某某咖色,你們沒有?那跟我扯什麼家教?滾~」形成惡性循環。

不過還有一種情況是「爸媽以為小孩會『自然感應』到各種人類規範」。有些父母的反思能力低,也就是「自我意識不強」,他們沒有發現自己的很多行為其實是上一輩教導而來的,那他們就以為小孩長大後也會跟自己一樣,一定能懂吃、懂睡、懂這些東西,所以平常就只跟小朋友玩鬧而忽略了教育,那當然,小孩長大後很可能就不懂許多互動思維。

等到哪天小孩鬧出事了,夫妻才會開始互相怪罪說「都是你沒教好!」然後彼此冷靜一想:「咦?還真的是沒教過。」(注釋1:人類的自我意識VS動物)

2. 爸媽不在家

爸媽不在家當然也就無法教,可能是工作太忙、可能是不想回家,家裡就處在無大人狀態。那小孩當然也只有玩樂、吃東西的本能,不可能會突發奇想說:「我來好好構思一套人際互動規範吧!」然後自創了禮部,沒這回事。

即使有傭人也沒用,因為傭人不太會說國語,都從事打掃工作,而保姆可能有空就在玩手機,且保姆也會想著:「這真是沒家教的小孩,算了,他爸媽不管,我管幹嘛?我賺了錢就走。」而不太可能把小孩視如己出。

不論父母不在家的原因是什麼,小孩學不到東西是事實,因為除非小孩是天才,能大量自學並自我對話而進步,否則多數小孩的學習能力會被「玩樂」的愉悅感給吸引走,這就是為什麼三不五時就有一些少年犯說「我跟父母感情不好」,言外之意是「我父母沒有教我過什麼啊!」

通常會走上這條路的家庭都是「沒想過為什麼要生小孩」就跑去生了,然後希望小孩自動長大成人、成家立業,生個孫子,然後!全家再一起享受天倫之樂。

有這種思維的人其實是把「人生中的享受」這件事推給別人,最好是自然出現,就是某天回家,突然一切都無比完美、到位,然後自己就開始享受這個、享受那個,但現實中當然不會有「一份完美的生活」突然降臨。

所以這些人就「等待」,也許是每天不停地工作,想說等有錢就好了。也許是給自己弄一堆責任當藉口,說「公司沒有我不行」。也許是在外面玩樂,想說老婆會處理好,那這樣小孩的教育當然就有限。

3. 小孩太被寵愛

寵愛的另一面就是「順著他」,不論是金孫、獨子,或漂亮的小女生,常常因為周遭的人太疼愛或太順從,而讓小朋友腦中建立起強大的自私價值觀,覺得自己可以贏家全拿,或想做什麼都可以,當這種思維迴路建立後,你再跟他說要體諒他人、要重視人人平等、要有各種規矩,他只會覺得「煩死了」或根本沒聽見。

所謂的「媽寶」也是這類人的一支,就是太聽媽媽的話或太讓媽媽打理一切,但這並不表示媽寶一定待人接物有問題。

過度被寵愛而自私的人,是指「自私」是他的中心思想。

媽寶則是說,在他做各種抉擇時,被媽媽介入而改變了最後決定,但通常不會是跟旁人互動或禮貌什麼的,而是比較跟「花錢」或「去哪兒」有關,媽媽怕小孩亂花錢或被騙,所以管得很嚴。同時在這種情況下,當小孩結婚,媳婦也是一個「外來的女生」,所以媽媽也會很有警戒心想要管一管。

4. 家裡太有錢

有錢的「另一面」就是「別人都會聽你的」,從店家老闆、到企業員工、到樓下管理員、到其他想從你這裡得到什麼的人,都會順從你,那這就跟上面那一點很像,而且更明顯,因為「被寵愛」還需要你去「感知」到,那如果你沒感知到呢?就像很多人可能被很多人追著、捧著,但自己粗線條沒發覺?那當然內心也就沒有特別的影響。

但「花錢」可是能讓你「確實看到」影響的,當你亮出鈔票、刷一筆大錢的時候,別人的態度都改變了,甚至笑容也浮現了,鞠躬也哈腰了,久了後你當然就知道有錢好辦事、錢是萬能的。那幹嘛還要自己去「約束自己」、「調整自己」來配合某種習慣或禮儀呢?等真的出問題再用錢解決就好了啊!不是嗎?

因而產生了大大小小的不在乎,只要「自己爽」就好。

這個社會上,你遇到多數的人際互動問題都是「家教」問題, 什麼奇怪的客戶、奇怪的路人們,把這些家教問題列出來就是大家平常抱怨的那些「討厭的人」,什麼:插隊、搶位、亂丟垃圾、不愛乾淨、貪小便宜、不尊重專業,等等的一堆,而所謂「沒有家教」的本質就是「不在乎別人」。

「我」不認為插隊有什麼關係,你排了很久?這干我什麼事。

「我」不認為亂丟垃圾有什麼問題,環境變亂?又不是我家變亂。

所以,廢油往水溝倒吧,垃圾往海邊丟吧,水銀電池丟在農地裡吧,有機會就裝好人吧,看完電影就劇透吧,變瘦就說自己很胖吧,沒有錢的朋友就別理了吧,騎腳踏車就不用管紅燈了吧,吃小吃就double park吧,漏水到樓下鄰居家就當作沒看見吧。等等的又是一長串名單。

這些人有可能是「沒意識到」會造成他人影響,也有可能是「從沒替別人著想」。

而最令人訝異的是,這些看似誇張的人,還常常都結婚生子了,也就是:

有女生「接受」了這種男生,且「生了」這些人的小孩!

那這些負面行為當然也就薪火相傳下去了。

所以怎麼辦呢?

你敢去當面指責沒有家教的人嗎?應該不敢吧。

但其實這是最好的方式,因為對當事人來說,他腦子「從未」接受過一個教育是「這件行為是不好的」,所以你用暗示的效果,不會比直接把一個觀念「講給他聽」來得好。

而不論你用暗示還是明示,你都必須要去做點什麼,比方,很多家電廠商或施工單位喜歡把垃圾丟在路邊,因為清運要花錢而且麻煩,客戶又早已把價格殺到見血了,那如果可以直接亂丟垃圾,何樂而不為呢?

這時如果你看到呢?你應該轉身走開嗎?

No,你應該盯著他看,甚至就走過去說:「垃圾應該帶走啦!」

而且如果妳是越漂亮的女生,更應該去做這件事,因為男生腦部有一種本能是「不希望被漂亮女生看不起」,所以很多時候漂亮女生出面效果還不錯。

那如果你不是漂亮女生呢?你是個普通男生,那你就正常出面調解一番,諒這些工作人員也不至於拔槍出來朝你胸口射子彈,當然你口氣可以好一點:

「大哥,大家都是住在台灣這塊土地上,你這樣亂丟,最後誰來清理呢?我來清理嗎?還是麻煩你們帶走好不好?」

然後!你必須保持一個極致僵硬的微笑,並死死凝視著對方。

這樣做的目的是,人類當遇到超乎常理甚至恐怖現象的時候,腦部會重新調整認知(類似重開機),會開始想:

「這個人是不是有病啊?他好怪啊!我我我,我要惹他嗎?」

然後也許,他會把垃圾帶走。

如果你不做這種特殊的動作,他就只會覺得你是普通人而不予理會。

當然再次強調,如果對方看起來就是黑道、或身上有槍的,那你就睜一眼閉一眼了吧,畢竟這裡是台灣,仍在由「開發中國家」奮力邁進,沒有必要為了別人沒有家教而犧牲生命。

注釋1:人類的自我意識 VS 動物

人類跟動物的一個差異是,人類能意識到自己的「存在」,發現說:「咦,我是一個人?我有記憶?我在這裡做什麼?」

但動物無法這樣思考,甚至無法發現自己是一個「個體」,也就是很多動物看鏡子的時候,牠無法理解鏡子裡面是自己,他不懂「自己」跟「其他動物」這個概念,所以可能會一直覺得鏡中的動物是其他同類,因此我們說人類有自我意識,能意識到自己。

但這種意識卻仍有等級的區別,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「在他人眼中的模樣」,所以會有很多誇張的行為。

比方在美食街,大家在等座位的時候,你就會看到某些等待的女生會「盯著」眼前用餐的人,就盯著看你的嘴巴咀嚼、盯著你的臉,看著你吃。這是因為她沒有意識到「她的行為在你眼中是什麼樣子」,她不知道這整個舉動居然能在你腦海裡構成一個畫面,所以這種盯著別人看的人,通常神情都有點呆滯。

也就是說,即使人類看起來模樣類似,但其實當中仍有意識上的差距,這也是很多情侶交往後一段時間出問題的原因,因為意識的差距,會讓你感覺「這個人好像跟我不是同一種生物?」而漸漸感情淡掉,那當然,思維類似的人就能物以類聚了。

這裡特別提女生並不是性別歧視,而是這其實也就是三寶的成因之一,以後再提。

後記:

日常各種家教案例太多了,近日剛好拍到兩張照片:

這是路上丟了一個馬桶水箱蓋,那是陶瓷製,你完全能推測這百分百是某個水電廠商去住戶家維修後亂丟的,因為陶瓷馬桶蓋帶回去的話要怎麼處理?花錢買台北市專用垃圾袋只裝這個?寫信請願台北市政府設立陶瓷回收箱?還是花幾千元丟給裝潢建材垃圾處理業者?無解,不如就丟在停車格前面吧,方便省事!

而這個,中文正體字及注音都寫了這是丟「廢塑膠容器」的,那這個芭蕉果皮是怎麼回事?

大膽地推測也是住戶覺得:「隨便啦!我丟了就走了!不會給這世界造成什麼危害啦!清潔人員會幫我再分類的啦!就算不分類,回收廠也有『果皮量子分化器』可以區分出這個有機物啦!再不然混在塑膠裡面一起作成新的產品也不會有差啦!買到的人會自己再去退貨啦!我能住在兩千萬公寓裡面也是合情合理啦!下次有機會再說啦!」

是的,賺到兩千萬或繼承兩千萬的難度,比你有「垃圾分類」的家教要容易上萬倍。

所以,讓我們再為這塊土地努力一下吧。

封面照片是經典科幻片《星際終結者》(Independence Day, 1996)的劇照,男主角是一個有環保意識的美國人,要知道,美國是不搞資源回收的,所以片中主角自己在公司設立了回收箱,沒想到同事們還是把飲料罐直接當成垃圾丟在垃圾桶裡面,令他非常生氣。

在片中,他曾一度抱怨說,乾脆就讓人類把地球毀掉好了,把環境徹底污染,這樣外星人就不會想攻佔地球了。

這種「對人類感到失望」的想法是很多科幻片的元素,因為如果你仔細思考就會發現,我們去撿垃圾、做環保的速度絕對遠比不上人類破壞環境的速度,那最後地球不就被我們搞垮了嗎?我們小孩喝的水、吃的食物、住的土地又會是什麼樣子呢?

持悲觀想法的人,可能就會覺得:「好吧,外星人來把地球炸了吧,人類沒救了。」

而樂觀想法的人,則就繼續努力勿以善小而不為了。

希望大家,都能意識到這一點,而也盡量去做點小小的正面舉動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