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的思維會由「家庭教育、環境氣氛、自我吸收、自我思考」建構而成,但為什麼即使受到一樣的教育、在同樣環境下長大的小朋友也有相當大差異呢?
因為每個人的腦子並不是由「一模一樣、乾乾淨淨、順序式的細胞排列」組成。
想像一下,你從家裡隨意拿二十個杯子,我也從家裡拿二十個杯子,然後我們各自拿乾淨的水倒入第一個杯子,裝滿後再用這杯子裡的水倒入第二個杯子、再從這一個杯子倒入下一杯,把每一個杯子都裝滿一次。
請問最後我們兩個人的那杯水乾淨程度會一樣嗎?內容物、灰塵、雜質會一樣嗎?
不會,這就是「人與人思維不同」的概念。
因為一個思維在產生的時候,經過了你腦中不同的區塊,會混入各種記憶與想法來詮釋,即使在講同一件事,每個人能得出的思維結果也不一樣。
假設你的學識淵博,你當然可以參照無數的資料或用更邏輯的方式來想事情;如果你教育程度低或想法有限,那就很容易得出比較直線條的結論。
每個人腦中出現一個想法時,都會瞬間經歷過一整套自己的脈絡,不論自己有沒有意識到。
同時,每個人也有經過的順序差異,所以才有人先「想到後果」,有人先「只顧自己怒氣」,這都會導致非預期的結果。
你一定有這樣的經驗,當你跟一個朋友說:「你被別人騙了!快醒醒啊!」
但他就是無法理解,彷彿你剛剛講的話被消音了一樣,因為他就是「無法用你的方式去想事情」或「他腦子受損」,通常前者的可能性比較大。
像是寫網頁或寫程式的時候,你在程式碼當中少寫一個字,某個功能就完全沒用了,或者某些指令順序不同,最後出來的功能也會不一樣。
人的腦子就像這樣,當另一個人的腦中少了你的經驗、資訊、想法,以及少了你「思維的順序、複雜性」時,他的觀點就會跟你不一樣或聽不懂你在說什麼。
而人的身體活動跟腦部運作有直接關聯,每個動作都是做越多次,身體的直覺反應程度越強,就像剛學開車的人會雙手抓緊方向盤,每一秒都很謹慎、很專注每一個駕駛操作,但是開久的人就可以單手開車還邊做白日夢。
為什麼「讓大家討厭的人」都會一直討厭下去?他們怎麼都不會發現自己很討厭?有兩個主要原因:
1. 同理心差異。
也就是「他並不覺得自己非常討人厭」。
他腦子裡面每一個思維都並沒有涵括一個「我這樣做『其他人的感受是什麼?』」的反思,因此他就會直接去「做了、講了」。
不過如果他可以想到「我現在是要做讓人討厭的事、還是讓人喜歡的事呢?」那就是所謂的「心機重」或「舉止得體」,這並不算壞事,而是社會化的判斷,就像多數上班族明明都不喜歡燙衣服,卻還是會把襯衫燙好才穿,可是卻也有少數上班族壓根不覺得穿皺襯衫有什麼不妥的。
同理心不足的負面行為常見的還包括:
講話異常大嗓門。
髒話黃腔不離口。
喜歡大男人主義。
隨時面部表情很糟。
機車噪音很大聲。
等等的很多種。
講話很大聲、愛罵髒話很好理解,而大男人主義其實也是這種,只要你去問大男人主義的男生:「願不願意你的角色跟女生互換啊?」就會知道。
他難道會願意每天被女友數落、被女友強迫決定去哪裡、吃什麼、做什麼,或需要隨時報備自己行蹤,且女友上酒店或找樂子他也只能乖乖不過問嗎?當然不可能。
不過一般大男人的男生交的女友,多半是願意接受男生這樣對待自己的,覺得這樣的男生比較罩、比較靠的住,所以我們也就不予置評,反正自己的黃蓮自己吃。
「隨時面部表情很糟」的人則是沒想過「自己的表情在其他人心中是什麼觀感」,總不可能是他家沒鏡子吧!所以如果他知道自己的表情讓其他人覺得他很淒苦或很害怕,那他應該會想要調整一下,除非他覺得「我表情怎樣沒差啊!」那我們也沒辦法。
等等這類例子,大家想一想就會發現很多,但當你去跟他們反應的時候,為什麼他們還是我行我素呢?
2. 人的思維很難瞬間扭轉。
因為他們的「討厭思維」連結到他一生各個層面的想法、反應,你要他去理解他習以為常的行為是錯的,就像是要他「自我否定整個人生」一樣,他要麻是聽不懂、要麻是開始跟你吵架。
「惡鄰居、頑固的父母、討厭的主管、糟糕的伴侶」等等的這些人,如果你有跟他們吵架過的經驗就知道,不論你曉以大義、理性分析、提出證據、甚至請其他公正人士站台一同勸說,絕對都:
絲.毫.沒.有.一.點.用
因為這些人就是用他那一套思維活到現在的,他們怎麼可能會認為有錯?
他們覺得:「我工作也有了、主管也當了、小孩也生了、房子也買了,世面也見過了,我哪裡有錯?你說啊!」
是的,說什麼都沒有用,而苦的就是他們身旁的人。
遇到惡鄰居是住家買屋最害怕的事,遇到冥頑的父母是有才華的小孩最慘的遭遇,遇到討厭的主管或糟糕的伴侶請找到機會就閃吧。
你不太可能跟飆車族講說:「不要飆車了!」他們就停止飆車,你當然也不可能跟一個男人講說:「不要再糟糕下去了!」他就停止糟糕。
思維除非受到極大的衝擊,否則幾乎是不太可能改變的,而這種思維僵化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越來越嚴重。
而一個人的思維要受到極大的衝擊通常是「自己信仰的價值觀被破壞了」,比方:
1. 蒙受重大損失。
如果一個人因為自己的行為而蒙受重大損失,不論是財產上或者在乎的人受損,他都有可能因為傷痛而後悔或重新檢視自己的行為。
2. 公開被眾人評論。
常常新聞裡有一些惹事的人,一開始氣焰很盛、囂張不認錯、翻白眼,但在被大眾公開討伐之後,就紛紛出來道歉了,因為他沒想到「原本那一套行為在其他人眼中是什麼樣子」。
這有一個很有名的寓言故事,叫做《周處除三害》:古人周處本性頑劣,在村裡到處惹事生非,別人不堪其擾而跟他說:「世界上有三大害人的怪物,你這麼孔武有力就去幹掉牠們吧」。
周處囂張地去殺了前兩害物,回來問:「第三害在哪?」
對方回答:第三害就是你!
周處才明白自己原來在大家心目中是一個糟糕的人,不但過去毫無建樹還造成大家困擾,內心受創於是痛改前非,成為一個正當的人。
這個故事我很喜歡引用,因為我們人生在世,有誰能不犯錯?
有時候你不小心犯錯或講錯話、讓別人討厭了,你才知道自己問題在哪裡,當下你會真的很希望有個機會可以扭轉、收回自己的言行,但這樣的機會是可遇不可求,因此寧可平時「多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」比較好。
3. 被重視的人否定。
如果你是一個男生,當你最喜歡的女生跟你說:「你錯了!你某些地方很有問題!」你就有可能去改變。
「不對啊,我看很多男生沒有因此改變耶。」你問。
是的,因為有可能這個女生的「重要性」在這男生的心裡沒這麼大,或者男生的自我要求沒這麼高。
比方這個男生是媽寶,那媽媽就會比女友或老婆重要。或這女生不是男生的最愛、或這男生不特別需要這個女生,那她講話的分量就很小。
如果男生無比喜歡這個女生,失去她就會心痛的要死,那女生只要稍微露出一點點「你不改?那我就走」的態度,這男生多半會馬上改,而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男生因為遇到某個女生之後就變成「好男人」了。
但社會上比較常見的情況是:男生因為沒跟自己最喜歡的人在一起,或發現不管自己做得再糟糕,老婆都不會不見!而就繼續我行我素地逍遙下去了。
所以選個真正喜歡的人比較好,因為你才會調整自己。
不過請注意!「被否定」之所以有很大的思維衝擊,原因在於「我們覺得會跟對方長期在一起」。
以感情來說,我們對愛情的定義是:遇到一個可以瞬間觸動自己對於未來美好想像的對象。
也就是當你愛上一個人的時候,你腦海中未來的美好畫面,都有這個對象存在。
你想著:「要是能一起約會、凝望對方該多好」,等交往後,你更確信這些美好都一定會發生!不論一起約會、吃飯、結婚、住在一起、有個家等等的。
這就是為什麼失戀時讓人無比難受,因為你腦海中認定的一切美好都被腰斬了!
你連明天醒來後該如何繼續都不知道:對方不接你電話了、中飯要一個人吃了、整天要一個人過了,連思念也變成一場空了!腦海中的未來瞬間崩解,讓人痛不欲生!
有些人在談感情的時候就有「擔心會失去對方的隱憂」,於是會不斷調整自己,但也有些人不會,直到被甩也不清楚原因。
以家庭關係來說,小孩對於父母的依賴也是建立在:「我如果不跟父母在一起,我還能去哪裡呢?」
所以小孩會很聽父母的話,即便在自己漸漸懂事以後,明知父母的要求好像不太對,也會努力去迎合。
比方不擅長唸書的小孩被要求一定要唸醫學院或讀碩士,他們不會想「我要搬出去住、投靠朋友、白手起家,闖蕩出一番事業!」的念頭,而是被動聽從父母安排的一切,即使成年可能還在做「希望讓父母開心」的舉動。
我們有沒有可能自我覺醒?
很多女生會訴苦說自己所嫁非人,通常都是「男生思維有誤」或「男生思維僵化」,導致各種小事也能大吵大鬧。
很多小孩也活在糟糕的家庭氣氛裡,這些小孩最後常常對人生擺爛,課業成績低落、無法培養興趣、專注力不夠,甚至極為叛逆等等,因為他們無法「想到」要怎麼樣人生才會好一點?
那到底有沒有可能讓這些糟糕的男生「頓悟」呢?
這些男人知不知道自己的另一半正在傷心難過呢?
這牽扯到兩個層面:
1. 思維能否受到衝擊。
上面提到的「蒙受損失、遭受眾人攻擊」是一種方式,比方男生不愛老婆,然後被大家知道了,失去了一堆訂單,於是他開始想:「為什麼大家這麼重視老婆或家庭呢?」進而明白:「 噢~原來是因為人生在世,家庭的重要性很大啊~」。
或者要伴侶兩人一起去找專人咨詢,由別人講出「你們兩個人,問題就是出在哪兒!」這樣聽到時才會覺得:「什麼?原來其他人不是我們這樣思考、這樣做事的是嗎?好,我明白了」。
2. 環境需求。
多數人所在的普通環境,其實並不需要一個人有多好才能活下去。
比方你「不疼老婆、不會教小孩、讓家裡氣氛很糟、講話很沒內容」會影響到你日常工作嗎?
多半不會,甚至很多場合還非得要有點大男人主義、講話江湖味才吃得開,因此對於多數男生來說,並沒有非要去改變什麼的必要性。就灑脫地繼續用原本的方式過一輩子吧!哈哈~
那妳身為女生,想要去影響對方,就要花費極大的心力與資源。如果妳認定了對方就是妳的唯一,那可以努力去嘗試,畢竟真的成功了對妳們也有幫助。
而從另一方面來看,如果你是處在「別人的錯誤思維」而導致活得很不開心,請記住:這樣的情形在世界上很常見!
所以,你可以大膽的去「否定」掉那些錯誤的教育、錯誤的人生思維,而且因為你看過那些糟糕的榜樣,所以你更可以去避免重蹈覆轍,把自己的人生掌握住!
—
封面圖是《史密斯任務》(MRr & Mrs Smith, 2005),跟內文主題沒什麼關聯,但我為什麼會挑這個照片呢?我也想不起來。
在〈能否扭轉思維〉中有 0 則留言
Mavis,這篇文章我在寫的時候,可能腦中一直已經想好「就是要經歷過一定程度的痛苦+決定跳開原本狀態,才能扭轉思維」,於是我最後寫完後,「以為」我已經也講出來了,但我回去重新看一次,發現,好像的確「沒有清楚寫出」,而是寫了當時的心情情緒。
我之後再來改這一篇,但我先回覆妳,能否扭轉思維的關鍵就是「原本的生活處境」是否受到「衝擊」,同時!有某個不論是外力或自己頓悟,讓自己發現:NO!原來的模式真的不堪用了,我必須要跳開了~
這種時候才「有可能」去扭轉思維,但是很難達到的原因是:
1. 一個人的自省能力,極為有限,即使是非常聰明的人,自省的時候,也都會盡量避免大的「改變」。
2. 不靠自省,就要靠某個「影響力很大的外人或外部力量」,通常是某個外人,這個人為了某種原因,而拼命想要改造這個人、想要救起這個人,但通常連父母都很難做到。
可是如果有這樣的機緣,大規模的思維扭轉是有可能達到的。(感謝妳的留言)
順便宣傳一下,我在週四(04/20),在台北,會有一個首次線下活動,如果閣下有興趣的話,可以賞光看看。因為這是個人主辦+很臨時舉辦的活動,所以現在正在做最後的宣傳,這個網址是活動平台的網址,或者可以看《華華咖啡廳》最新的那篇文章有一些相關訊息。我是最後關頭,來用這樣的方式宣傳,未來也不會再有了。
https://www.accupass.com/go/HyattPan1
本文的 標題是 能否扭轉思維, 我看完了,很棒,但我沒看到,how? 有點可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