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類
日常推薦小物

華華咖啡廳趣味商品

華華咖啡廳有一個賣場《蝦皮:華華咖啡廳》,裡面放很多趣味小物。最一開始只是賣一些收藏的設計書,後來漸漸放出一些玩具、餐具。

從以前的漫畫、美術設定集,再到後來喜歡美式豪宅、歐洲設計師,再到一些烹飪、傳記什麼的,這些都不是工具類書籍,多半都是「好看」或「好玩」或「喜歡」而收藏。

我很喜歡《宅男行不行》(The Big Bang Theory),謝爾頓Shelcon Cooper他們家的概念就是被各種喜歡的東西圍繞,有玩具、書籍、電影的周邊商品、海報,跟一些溫馨的小東西,比方廚房:
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,他們家居然有好幾個彩色的鍋子!雖然劇中一次也沒用過,但掛在廚房牆上,再跟那些彩色的餐盤、奶油盤、麥片盒放在一起,看上去就覺得生活非常有趣!如果能去參觀,一定會想一一研究每樣東西是什麼。

這也引發另外一個問題就是,我們去國外旅遊時常常會覺得:「奇怪,日本,歐洲的街頭為什麼很好逛呢?」

並不只是因為那些是什麼觀光景點而針對遊客規劃的商店,而是當你走在很多城市、小鎮的街頭時,就會發現有各種「可逛」的地方,除了小吃、熟食,還一些看似小眾的什麼蠟燭店、布品雜貨店、異國小超市、風格家飾等等的,但走在台灣的大小城市,你常常會感覺怎麼逛來逛去都是一些「修繕店、服務店」呢?

都是大量的修車、美容、五金、材料、手機、診所相關,雖然看上去都是生活需要的,但是很少能讓你去「逛」的。(汽車相關的店多到不可思議)

因為我們華人一直處在「環境不滿足」的心理狀態,也就是說,大家總覺得自己的錢還不夠,所以僅有的時間心力都要努力賺錢,賺錢以後就要先滿足幾個大樣:「房子、車子、身體」,但即使有了錢,大家依然會想著:「房子只會越來越貴、小孩長大只會越花越多,該怎麼辦啊!」而不斷擔心生活匱乏,導致每個人有的閒錢頂多就拿來吃喝、打扮,至於什麼家飾品、嗜好收藏這些,可能就點到為止,很少有像《宅男行不行》裡面的那種主題生活感。

除了日常的影音周邊、設計相關,我很喜歡有「紀念性」的東西,不是觀光紀念品,而是比方我看到一部電影裡面出現的小物,我要是很喜歡就會馬上去尋找,像是看過《銀翼殺手》後,裡面的空浮警察車、未來版本的約翰走路酒瓶。

或者去過了某個特別的建築,就也會去找跟這建築有關的商品,比方鹿特丹有一個nhow Hotel是當地河岸的現代建築地標,後來發現居然有出LEGO版本的小擺飾,而後又發現這個建築師居然就是台北士林那個金屬圓球(北藝中心)的同一位建築師,就這樣去不斷串連。

每次出國時甚至會去買一些裝潢小玩意兒回來,比方在東京車站買了吊燈、在阿姆斯特丹的五金行買了排風蓋,只因為這些東西讓我想起了那個國家的生活方式。

上圖那是我從阿姆斯特丹一個手藝非常精細的商家買的「運河房子」Canal House,這類商品當地其實不少,但這個商家特別之處在於,那些小房子都是按照阿姆斯特丹真正有的建築去做的,每個小房子下面還有實體房屋的地址,細緻度也超級讓人回味。而中間那個直立的小金屬玩意兒是銀製的「阿姆斯特丹路柱」,就是你在當地馬路上隨處可見的路擋,但特色是上面有阿姆斯特丹的標誌XXX。(我家還有1:1實際大小的路柱)

再旁邊那個是日本的「遮光器土偶」,我第一次看到是小時候看哆啦A夢的《大雄石器時代》(大雄的日本誕生)漫畫裡面出現的反派角色,在漫畫裡面這個長得很奇怪的東西是未來科技的機器人!而現實中則是日本青森縣挖出來的石器時代土偶,而圖中這個則是日本「南部鐵器」所出的鐵器,可以讓你在煮湯、泡茶時放入鍋中一起加熱,釋放鐵離子,據說喝起來可以幫身體補充鐵質~,哈哈!

是不是真的不知道,但就是透過這樣一個接一個的小東西,把人生裡面的經歷可以跨時空地連接起來,小時候看到的漫畫不再只是腦中的回憶,而是一個可以握在手中的形體。

外國有一個奇特的現象,就是有很多的「設計師商品」,很多大設計師、建築師除了設計一些大案子以外,也會幫衛浴、廚房、日用品來設計東西,這有一個好處就是,如果你買不了他們設計的豪宅、大樓、跑車、精品,那一些日用品、餐具等小東西則一定買得起,間接也就讓你摸到了「大師的思想」。

他為什麼會做這個線條?為什麼要有這個形狀?你可以慢慢去感受,也可以在日後每次使用時意識到「今天用的是某個特殊款的餐具」。

Philippe Starck幫Alessi設計的外星人果汁機、Marcel Wanders幫KLM荷蘭皇家航空設計的商務餐餐具,再從Alessi去延伸到台中歌劇院、台大社科院的伊東豊雄,就這樣一一去尋找、蒐集。在台中的人可能天天經過歌劇院,在台北的人可能天天經過台大社科院,但你能想像手中就握著這個建築師設計的一個小湯匙嗎?

就是照片中杯子裡面那個,畫這個小湯匙造型的人同時也蓋出了你眼前曾看過的那棟大建築。

由於我們日常吃東西不會用到成套的西餐餐具,所以很多時候我都是收集單支的,很多經典款看到就想買,也總以為「某一天」就會用到,比方有很多朋友來用餐的時候,但事與願違,在台灣要能有「大房子+大餐廳+很多朋友+很多人來用餐+使用西餐餐具」這個機率實在不是一般人能打拼得起的,加上我很少社交,所以後來收藏的餐具看到覺得可惜,就拿出部分來販售。

我自己的家其實跟《宅男行不行》Sheldon Cooper他們的家概念非常類似,裡面有各種有趣的東西,但出乎你們大家意料的是,有類似閒情逸致的人「極少」,就像是前面說的,多數人,不論大家年紀多大、賺了多少,總覺得生活仍還不到可以靜下來感受的狀態,而且大家追逐的興趣常常都也是為了要能「賺更多錢」或所謂的「投資自己」,比方買好車是為了加入車主社團、認識其他車主、增加賺錢的機會,而不是什麼真正的興趣嗜好,不會因為看到電影中出現某種科幻車款而興奮不已,所以我能分享的機會也很少。

如果你去逛我的網拍而覺得裡面東西都很陌生的話,有兩款餐具可以推薦你,這是我最喜歡的餐具,且絕版:

這是Alessi的Caccia系列的甜點叉Pastry Fork,Alessi是一個義大利的餐具品牌,在戰後開始跟一些設計師、建築師合作,請這些大師來設計日用西餐餐具,而到了現在,他們已經所有產品線都是設計師商品了,我不講設計師云云那些,就只講為什麼我喜歡這一支,因為它,非常漂亮!

外國有一種蛋糕叉,會在側邊的叉齒上做一個缺角,來增加一點「小餐刀」的作用,但Caccia這款卻是整個叉齒變成一個弧形的刀片狀,讓整體看起來沒有所謂的「缺角」,再加上整個身軀的弧線非常流暢,你拿在手上會有種:「真想一直放在手邊~」的擁有感,我抽屜就一直放著一支這把叉子。

另一個是它的親戚,Caccia系列的餐叉Table Fork,同樣是三叉,但因為更長所以弧線更優雅,這張照片由於不是完整的側面,所以弧線沒有那麼明顯,雖然我有側面的照片,但就看不到三叉的樣子,所以請有機會去感受本尊。

就這兩支,我能想到的就是如果有一天你拿在手上,你就會知道什麼叫做絕美的餐具,捨不得拿來用,而Caccia這系列居然是1938年的設計,不但完全沒有過時,甚至還超越了我們日常見過的所有餐具。

再放一張宣傳照,因為我自己覺得拍得不錯,哈哈!

我一開始拍餐具照片時,不知道「金屬攝影」有專屬的一套拍法,這種亮面的不鏽鋼餐具會把你現場的光線給「明暗區別得很明顯」,燈光就是亮部,燈光以外就是暗部/黑色,所以你拍一個餐具會變成幾乎黑色!像下面這樣:

哇哈哈!我一開始拍出來的餐具都是這樣,居然也賣出許多,我自己是沒發現有哪裡不太對,因為每次拍出來都是一樣,我以為是正常的,後來有人說你這是什麼焦炭商品?我才去研究了一下而改進拍法。

就是這樣,我想要分享有趣的生活方式或生活主題興趣。而我能做的有兩個方向:

1. 設計有趣的空間。像是上圖這個居家辦公室是我的設計作品,是真的有人家裡做成這樣,艷藍的書櫃、柔灰的牆壁,桌上放著超大的普普風漫畫煙灰缸,牆上則是電影《第五元素》的超大科幻畫作。

那些什麼開關、窗簾、桌椅,是市面上最頂規、最高級的款式嗎?不是啊!但這個空間就是繽紛、好玩!我想要大家在自己的空間裡面就像是謝爾頓、李奧在《生活大爆炸》的自己家裡面那樣自在、開心!不是去炫耀,也不是追求什麼奢華,就是自己開心、感覺到溫馨。

2. 販售有趣的商品。每一個收藏品、販售小物都彷彿有無數故事可以講、可以延伸,很多好玩的東西賣掉就沒有了,如果你有逛過Ebay的話就會發現,有些東西你以為會有很多人拿出來販售,但現實中卻會隨著時間久遠,收集的人越來越少,而那個物品也越來越折舊,最後就沒有所謂的「可以上網找」這回事了。

大家都喜歡《絕命毒師》(Breaking Bad)對吧?想像中一定會有無數的周邊商品對吧?

但實際上過去好玩的商品已經通通絕版了!什麼炸雞店老闆的公仔、華特跟皮克曼的玩偶、冰毒原料桶,都絕版了啊!


有興趣請移駕:


華華咖啡廳賣場



後記:

由於過去沒有特別介紹我們的賣場,所以以前來的顧客多半都是有目標性來找他們想要的東西,比方設計的書籍或一些小玩具也是,可是那些人不知道有《華華咖啡廳》這個網誌,也不知道我當初在收集很多東西的時候是什麼熔岩炙熱的心情。

很希望能有像是《宅男行不行》那樣的生活感,可以朋友間不是在比較什麼「誰買房、誰過得好、誰看起來又怎樣怎樣」之類,而是尋找:好玩、有趣、開心。

但像是Sheldon Cooper那樣,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面玩火車玩具,其實是很孤單的,因為自己看到、感受到,還是跟「有另一個人能分享」的感覺來得差一點點,所以他們還是有固定的電玩日、風箏日、漫畫日之類的。

希望這些趣味小物能給你們除了文字以外的一點其他火花。

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